【实用诗篇】诗篇第一百三十篇
1(上行之诗)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
2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
3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
4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5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
6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7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
8他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
【诗篇注释】
诗题与背景:上行之诗。
这篇诗也是一个祷告,一个从心的深处发出的祷告。因为它被收在卷五的上行之诗里,又从它的内容看:等候、等候,在这篇诗中反复出现多次,因此我们判断这一首诗、是在诗人等候神的拯救时所写的;这也明显地成为本诗的主要信息。
这篇诗虽然简短,却反应出诗人对神的认识、及相当完整的神学思想。这篇诗本身、对于背景可能没有增添太多的线索;但是从摆在上行之诗中这件事整体来看,却让我们知道当时在被掳之地神子民的心态:在遥遥无期中耐心地等待。
这篇诗自然的分成两大段;又细分为四小段、每两节为一小段。
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
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
愿你侧耳
听我恳求的声音!(vv. 1-2)
诗人在写作时流露了极深的情感;耶和华啊!这一声呼喊,蕴藏了多少复杂的情绪:是悲伤、是盼望、是无奈、是叹息、是倚靠,是基于亲密的关系!我们对于诗篇的注释,尤其在学术性的要求下,往往忽略了情感的层面;这不是说学者们没有注意到诗人的情感,而是因为情感一经过分析,竟索然无味了!
诗人说,主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我们很容易说、这是心的深处;但心有多深呢?这是不能分析的;而心中感受的深度恐怕还是和他所面对的难处多深有关。多年流落异乡、面对不确定的将来,归回故乡是神的应许、却又怕是南柯一梦。
其实、我从深处向你求告,它本身并不是祷告的内容;就连下一节也不是祷告的内容。从作诗的技巧来说,这是平行叠句: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后一句是前一句的扩展。听—侧耳听;声音—恳求的声音。虽然他没有告诉我们祷告内容,但是我们很容易知道他已经进入了与神的交通。他在心的深处有感受。
你若究察罪孽,主—耶和华啊,
谁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
要叫人敬畏你。(vv. 3-4)
这两节和上文必然有一个转接;他进入了与神的交通,他在灵里遇见神。怎么知道呢?因为看起来毫无来由的、他忽然说:你若究察罪孽,主耶和华啊!谁能站得住呢?(v. 3)(这是原文的结构和次序。)为什么呢?对于自己的罪孽深重有感觉,表示他在神的光中。的确、在神的光中谁能站得住呢?他不仅是创造的神,他也是审判的神;(瑪3:2;启6:17)却为人预备回归之路—在旧约是借着礼仪与祭物,在新约是因为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赎—因此他也是赦免的神。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v. 4)神的赦免是出于他的公义与慈爱,但不是没有目的的;这目的就是叫人敬畏他。敬畏是一种复合的情绪:既爱又怕。只有一位既公义又慈爱的神才是值得敬畏的。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他的话。
我的心等候主,
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守夜的,等候天亮。(vv. 5-6)
在第二大段中有六次等候(见第7节);诗人说,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没有人喜欢等候,尤其是在快餐文化的今天。然而,诗人的等候是确定的、是有盼望的,不是空等时间过去;我们有盼望是因为知道神的时间还没有到。诗人确实知道、流落异乡不是以色列人永远的命运;神借着先知耶利米的话、应许七十年归回,到时候一定会应验的。
所以、等候出于信心;因为有信心而有盼望。若是对神、对耶利米的话没有信心,那些人必然会选择在异乡落地生根。无论在巴比伦、在亚述、在埃及,以色列人不是没有生存、适应的能力;但是对于神的信心、支持了他们回归故国的盼望与等候。什么是仰望他的话呢?一种可能是指从神已说、已知的话(耶利米的预言)产生仰望,另一种仰望,是仰望神新鲜、即刻、及时的话(什么时候归回)临到我们。这两种仰望都是一样的宝贵,今天在应用的原则上也都是一样的重要。
第6节的中文翻译,第二句重复了“胜于”,在原文是没有的。原文没有重复,叫我们注意力集中在守夜的等候天亮——这件事的本身。如果我们不思想守夜的怎样等候天亮,胜于或否又有什么分别呢?守夜的等候天亮,是全神贯注的、是紧张的、是专心、心无旁骛的。我们等候神的态度、应当有过之而无不及!等候是有结果的;黑夜再深、天总要亮的。神所应许的必要成就。
等候啊,以色列;你当向着耶和华!
因他有慈爱,
有丰盛的救恩。
他必救赎以色列
脱离一切的罪孽。(vv. 7-8)
第7节的翻译,原文是:等候啊,以色列;你当向着耶和华!也许是因为翻译中文圣经的学者、认为等候两个字出现太多次了,就借用第5节的“仰望”、取代了“等候”;以为这是比较好的文字。但是这样一来,却模糊了焦点——这篇诗的焦点是等候。
等候啊,以色列!诗人向全民族说话;当然,他自己也包括在里面。在等候的过程中,诗人植根于神的信实和他的本性——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慈爱这个词,在以色列的文化与信仰中举足轻重;这要溯源到摩西与出埃及的时代。在金牛犊的事件之后,神和摩西一同宣告,他是有恩典、有慈爱、有怜悯的神。(出34:5-7)慈爱Chesad这个字,神的性情,不知道在旧约中多少次被引用;每次的引用,求助于神的慈爱都是有关于神的拯救。出埃及的经历、明白认识神的慈爱,建立了历代以色列对于呼求神、倚靠神的信心。
此处诗人提到的救恩,已经接近新约所说的救恩,包括了灵魂的拯救。这篇诗的最后一句话,从第3节的“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变成了:“他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v. 8)脱离一切的罪孽,是灵与魂的救赎。
从以色列的被掳与归回背景来读这篇诗,我们对诗人的感触、有更深的理解。这是一篇祷告的诗,因为诗人有需要;在亲近神的经历中,这又是一篇感恩的诗,因为他认识自己是罪人,需要神的赦免。这更是一篇等候的诗,等候、仰望耶和华,成就他的事。最后,这是一篇经历的诗。借着祷告、等候、仰望、感恩、而经历了神,认识他是有恩典、有慈爱、有怜悯的神。
【默想诗篇】
(联想)这篇诗近年来因着一首新诗歌的流行而益发广传;歌名就是《我从深处向你求告》。咦?等一等!我的思路有没有问题啊?古老的诗篇在前、新时代的诗歌在後;明明是这篇诗感动了近人,根据1-5节谱成新的诗歌:到底是谁影响谁啊!
这篇诗是那种写了注释、就很难再写默想心得的诗篇。这不是说重读的时候没有感动,而是因为每次读、都没法不回应诗人的感情,而那些,在写注释的时候已经比较客观的陈述了。让我再一次进入诗人的感觉吧!当然难免会有些重复。
130:1-2
(上行之诗)
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
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
愿你侧耳
听我恳求的声音!
诗人在写作时流露了极深的情感;借着这一声呼喊,耶和华啊!主啊!呼出了心中的郁闷、悲伤、无奈和叹息;同时也表达了那一代的诗人—也许代表了全以色列民族—对于神的盼望、倚靠和信心。(我注意到第3节他又把这两个称呼合并了:主—耶和华啊!)(祷告)主啊,巴不得我也懂得借着呼喊你的名,抒发心中的忧闷,同时又吸入你的信心和盼望!
诗人说,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这有多深呢?(默想)经历的事是很难说的、也很难比较的:有些人遇见一点点事情、感触就很深,有些人遭遇的事情极其艰难、还是漫不经心——这些人是因为意志特别坚强呢?还是麻木不仁呢!但这样的究竟是少数人。以色列人多年流落异乡、面对不确定的将来,过去历史的事实肯定要让人往深处走,不是吗?主啊,无论是个人、是民族,苦难总是会叫人深沉,不是吗?深沉不是坏处。
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他祷告的内容——我们已经可以猜到;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进入了与神的交通,他在心的深处有感受。我很羡慕他能这么快、这么容易地发表他的感觉!我真是羡慕。(祷告)主啊!让我的心常常有感觉,常常有深处的感觉。主啊,我要学习“从深处向你求告;”让我的情感走得更深、思想更深,对你的信靠也更深。
130:3-4
你若究察罪孽,主—耶和华啊,
谁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
要叫人敬畏你。
(默想)你若究察罪孽,主—耶和华啊,谁能站得住呢?(v.3)我稀奇旧约的百姓和我们今天的经历多么相似!新约里使徒约翰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你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神啊!你真是奇妙,在你独生爱子耶稣基督没有来到地上以前,你已经向以色列人启示,你是有恩典、有慈爱、有怜悯的神;(出34:5-7)他们具体的知道:在你有赦免之恩。这句话真有力量。
整句话是这样说的: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v. 4)这意思又深了一层:神的赦免是出于他的公义与慈爱,却不是没有目的的;这目的就是叫人敬畏他。哪个更重要?是罪得赦免呢?还是叫人敬畏你呢?(默想)也许就我们来说,没有比罪得赦免更重要的了;不被定罪是很幸福的感觉。但就着我们的成长来说:懂得敬畏你是成熟的表现,是基于对你的认识。敬畏是一种复合的情绪;既爱又怕。只有一位既公义又慈爱的神才是值得敬畏的。
130:5-6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他的话。
我的心等候主,
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守夜的,等候天亮。
诗人说,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等候,是这篇诗中出现最多的字,也是诗人对神念念不忘的态度。(默想)等候有两种:一种是空等、一种是实等——我叫它实等。从天上等黄金掉下来是空等;过新年等纽约时代广场大球掉下来是实等;旧年一定会过完、新年一定会来到的,等的是倒数时间:3,2,1,0;球一定要掉下来的。
诗人说,我等候耶和华、是那一种等候呢?(默想)怎么知道不是空等呢?是因为神的应许。诗人知道、流落异乡不是以色列永远的命运;归回的信念支持着他们!神借着先知耶利米的话、应许七十年归回,一定会应验的。像守夜的等候天亮。夜看来漫长,但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所以、正面的等候是出于信心;因为有信心而有盼望,有盼望才能等候。
(默想)我们基督徒的等候也是确定的、是有盼望的,不是空等时间过去;我们的盼望是因为神的时间还没有到。这等候是正面的态度。保罗的信心可以说是终极的信心了,到死都有信心!他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5-16)他的信心信到永远里去了。
(默想)信心是什么?信心是基于对神的认识,神是信实的。所以信心也是基于对神话语的绝对信任——无论是神已经说过的话,还是他将要说的话!福音书里不是有百夫长的例子吗?他相信耶稣的权柄和医治。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太8:8;路7:7)保罗在船难的时候大胆的宣告:我信神他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徒27:25)他不仅稳定了众人的心,神的应许也实现了。(祷告)主啊,对我说话,给我信心。
130:7-8
以色列;你当仰望耶和华!
因他有慈爱,
有丰盛的救恩。
他必救赎以色列
脱离一切的罪孽。
我知道第7节的原文是:等候啊,以色列;你当向着耶和华!但是向着耶和华也有仰望的意思。(默想)撇开了翻译的准确性,以色列!你当仰望耶和华!读起来是相当有力的;虽然这一来略微模糊了这篇诗的焦点——等候,因为末了两节里没有这两个字了。
(默想)这两节经文可以说是以色列全民族的灵魂;因为每一次的危机都回到你对这一个民族最早、最基本的启示:“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这句话可以溯源到出埃及的时代;而因着历史的见证,你多次的拯救他们、重新接纳他们,这说法成了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了。慈爱Chesad这个字,不知道在旧约中多少次被引用;每次的引用,求助于神的慈爱,经历神的拯救,益发加强了以色列人呼求神、倚靠神的信心。
从出埃及到旷野,从进迦南到建立国度,从全盛时期到流亡,从被掳到归回,也许以色列人在失败的时候才能更多体会这句话的恩典和救赎性。
从第3节的“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到第8节的“他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这篇诗的经历由个人扩大为群体、国家。(默想)以色列人对于救赎的认知是以民族为本位的;这和基督徒比较以个人为出发点经历救恩、是有一点差别的。虽然如此,诗人在圣灵的感动中所看见、所写下的,今天仍然感动我们后人!
(感想)若是把“以色列”领会成每一个基督徒,这句话不是说明了基督耶稣的救赎完备且满有恩典吗!主耶稣啊,因你为我们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完成了救恩,使我们真正的经历了神,认识他是有恩典、有慈爱、有怜悯的神。
【本日金句】
以色列;你当仰望耶和华!
因他有慈爱,
有丰盛的救恩。
他必救赎以色列
脱离一切的罪孽。
~诗130:7-8
【查经问题】
1. 这是一篇祷告的诗;你从其中能否找到相关(祷告)的经历?请用具体的字眼说明。对于新约和旧约的圣徒有没有差别?
2. 神为什么要垂听人的祷告?最终极的原因是什么?试从这篇诗里找答案。
3. 这篇诗中其实没有提到信心两个字,但是从哪里你可以看得出诗人的信心?
4. “等候”容易吗?等候一个人,等候一件事成就,等候机会,有什么不同?在等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不同的心情?你怎么处理?
5. 读了这篇诗、默想这篇诗,你对“敬畏”有什么新的看法?
【讲道大纲】
之一:全篇信息——祷告
这篇诗从整体说是一篇祷告;可以分为两大段,每大段又分为两小段,每一小段合两节、是个完整的意思。表面上看,两大段都提到罪孽;但是罪孽与赦罪只是祷告中的经历,并不是主要的信息;而求告、敬畏、等候、仰望,这些对神积极的态度才是诗人所要传递的信息。
引言:祷告的四重经历——学习诗人的祷告
大纲:祷告的经历
一、求告
1. 求告神的名
(1) 耶和华
(2) 主
2. 从我的深处
3. 听我的祷告
二、赦免
1. 我的罪孽
2. 你若究察
3. 谁能站得住?
4. 但你有恩典:赦免
5. 为叫人敬畏
三、等候
1. 我等候
2. 有信心的等候(仰望他的话)
3. 像守夜的
4. 像守夜的等候天亮
四、仰望
1. 以色列!当仰望
2. 因他是有恩典、有慈爱、有怜悯的神(耶和华)
3. 丰盛的救恩
4. 完全的救赎
之二:以“深处”作为信息的焦点
大纲:
一、人的深处
1. (什么是)人的最深处
2. 最深处的求告
3. 最深处的声音
二、深处的问题
1. 我的罪孽
2. 你不究察
3. 你能赦免
三、深处的认识
1. 赦免出于恩典
2. 而生敬畏之心
四、深处的等候
1. 有盼望的等候(深处)
2. 仰望你的话
3. 守夜的等候天亮(寓意)
五、救恩的深处
1. 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
2. 以色列蒙救赎
3. 脱离一切罪孽
之三:以色列的救赎者
一、他是听祷告的神
二、他是赦免人罪的神
三、他是当受敬畏的神
四、他是需要等候的神
五、他是丰盛救恩的神
(其他主题)
之四:等候
既然这篇诗六次用了等候,这两个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焦点。
之五:敬畏
赦罪的经历引进和神更深的关系;但神给予救恩的目的是为叫我们认识他,因而敬畏他。